每一件巧夺天工的雕塑作品都要经历反复的打磨、锤炼,被命名为“雕塑城”的这件作品也不例外。
带着对打造长春雕塑城“升级版”的深入思考,人大代表李志新建言,“用雕塑解读城市文化底蕴,
丰盈城市文化血脉,通过雕塑让长春向世界敞开胸怀。”
作为中心之一的长春世界雕塑公园,自2003年对外开放以来,通过举办长春国际雕塑作品邀请展和
世界雕塑大会等方式,汇集了来自五大洲的400余件(组)室外雕塑作品,园内还建有长春雕塑艺术馆、
松山韩蓉非洲艺术收藏博物馆等。
然而,雕塑公园的围墙和大门却在雕塑与市民中间架设了一道栅栏,拉开了二者间的距离。
李志新建议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应该取消门票收费,拆掉围墙长春雕塑艺术馆,将雕塑作品解放出来,
让市民可以与雕塑亲密接触,也让原本高高在上的雕塑艺术更加亲民。
雕塑不只是诞生于艺术家之手的作品,更是城市精神的载体,它是城市的文化名片,
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在李志新看来,好的城市雕塑作品不仅要传达出美好
的视觉形象,更要彰显出城市的文化、品格和历史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