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雕塑学会理事、包头市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要鸿鹏。他的作品
既有中国汉代雕塑粗犷、博大、雄浑之遗风,又有“学院派”端庄、典雅、静穆之韵味。
他的雕塑作品多以表现蒙古民族生产生活情景为主,来赞美人性和表现艺术的永恒。
他在作品《汉子们》里给出了答案。作品中的人物像三块移不动砸不烂的巨石,
他认为塑造草原牧民的形象,唯有这般的坚实,方能承载起这个民族厚重的历史文化。
在他的作品《博克手》中,博克手们模拟雄鹰的舞姿,展开双臂跃动双腿奋力搏击。
要鸿鹏只塑造了三个人物,但却以一当十,高低叠荡错落的构成、前冲后赴左右呼应的
节奏,像鼓荡着的一首进行曲,让人震撼畅想。
作品《古道劲风》塑造了三位蒙古族妇女,她们身穿厚厚的棉袍,围巾遮盖了大半
个脸,耸肩含胸艰难的行进在狂风中。
作者首先把三个人物的动态设计成内敛形,中间人物双臂环抱胸前与被风鼓胀的棉
袍融为一体,右侧的人物两臂下垂,尽可能地拢紧飘摆的衣襟,左侧的人物猫着腰,
双臂相拢于腿间成团缩状。其次,将人物的服饰都做曲面形和弧线形处理,使整体
造型如三块浑然天成的巨岩,超然、豪放、自在。
《博克手》被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评定为2016年度“美术作品创作资助项目”;
《古道劲风》入选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作品被组委会收藏一件、入选第十
二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入选“高原·高原”中国西部美术作品展,作
品获三等奖、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要鸿鹏的作品在追求形体简约、团块力量的语境中,根据作品题材的不同他的
表现手法又是多样的。身处闹市却情系草原,广袤悠远的自然,质朴粗犷的生灵成就了
要鸿鹏作品的思想内涵,构建起了要鸿鹏作品的语言形式,他在作品的浑厚雄健中追求
自我的表达,让人从中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