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匠首页 > 新闻资讯 > 雕像毁容文物直呼:对我认真点

雕像毁容文物直呼:对我认真点

2020年,全球都过得很艰难,就连欧洲文物也是。前脚达尔文珍贵

手稿“遭窃”20年后才被发现,后脚西班牙帕伦西亚牧羊人少女雕像遭遇“毁容式”

整容,但凡文物能说话,怕是要大呼:对我认真点儿不行么?

11月24日,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对外发布公告称,达尔文的两本珍贵笔记遭窃。

吃瓜群众还没来得及谴责小偷,就被图书馆的另一个信息“炸”懵了。馆方说,其实这

两本笔记2001年就发现不见了,但他们一直以为被错放了馆内某处,所以没在意……

剑桥大学图书馆馆藏浩如烟海,大约有1000万本图书、地图和手稿,剑桥大学图

书馆2020年展开史上大规模搜索后,还是无法找到那两本笔记本。图书馆在声明中表示:

“馆长做出结论,

笔记本很可能被偷。”

这两本笔记价值百万英镑,除了价格,更珍贵的在于里面还包含了关于进化

论的开创性想法。其中一本笔记本中,达尔文画出了物种进化的数个可能性示意图。之后

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则附上了在此基础上更为精致的插图。

剑桥大学图书馆表示,已经通知当地警方,刑警组织已将笔记本列入名为“Psyche”

的失窃艺术品数据库。珍贵手稿不翼而飞馆方难辞其咎,而西班牙雕塑遭遇“毁容式”整容都不知

道找谁追责。帕伦西亚一家银行的拱门上有一座牧羊人少女雕像,始建于1923年,“她”见证了西

牙最黑暗的那段历史(内战期间),饱经岁月的洗礼,少女雕像面容模糊,于是进行整容,

修复后……面容变得更加扭曲,苍老,难以分辨性别。

帕伦西亚牧羊人少女雕塑整容前后对比。 

愤怒的西班牙艺术家将整容前后照片发布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讨论,甚至一档

美国电视节目还专门播出了这个画面。不少网友嘲讽称,整容后的面容更像玩具总动

员里的卡通人物,更有网友脑洞大开说像美国总统特朗普。

事实上,这不是首次“毁容式”整容事件。有名的一次当属2012年发生在西班牙

(对,作为文物大国,西班牙遭受的“创伤”很多)萨拉戈萨省博尔哈(Borja)的一家教堂里。

2012年,81岁的女教徒在这家教堂工作,看到19世纪画家“戴着荆棘王冠的耶稣画像”有所残

缺,便“好心地”尝试整容整容的结果就是,耶稣变成了一只“猴子”。

博尔哈耶稣壁画修复前后。 

尽管她后来出面道歉,但壁画已难以复原。更戏剧性的是,这个原本无人问津的

小市镇,却因为这件事儿“出圈”了,该教堂成为每位来博尔哈的游客必经之地。

除了这幅画,还有17世纪的西班牙画家巴托洛梅·埃斯特万·穆里略创作的《圣母无染原罪》,

原画中的圣母,本来象征着没有原罪的纯洁,天真烂漫、柔美宁和;

博尔哈耶稣壁画修复前后。 

尽管她后来出面道歉,但壁画已难以复原。更戏剧性的是,这个原本无人问津的

小市镇,却因为这件事儿“出圈”了,该教堂成为每位来博尔哈的游客必经之地。

除了这幅画,还有17世纪的西班牙画家巴托洛梅·埃斯特万·穆里略创作的《圣母无染原罪》,

原画中的圣母,本来象征着没有原罪的纯洁,天真烂漫、柔美宁和;

博尔哈耶稣壁画修复前后。 

尽管她后来出面道歉,但壁画已难以复原。更戏剧性的是,这个原本无人问津的

小市镇,却因为这件事儿“出圈”了,该教堂成为每位来博尔哈的游客必经之地。

除了这幅画,还有17世纪的西班牙画家巴托洛梅·埃斯特万·穆里略创作的《圣母无染原罪》,

原画中的圣母,本来象征着没有原罪的纯洁,天真烂漫、柔美宁和;整容后,变得十分滑

稽可笑,更有媒体人直言,像“堕入风尘的中年妇女”。

《圣母无染原罪》整容前后对比。

这只是西班牙的几个案例,而事实上,“毁容式”在欧洲、美国都常见。为什么?

原因在于宽松的规定:文物和艺术品的整容者不需要“持证上岗”,许多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

余爱好者介入到文物整容中来。西班牙加西亚文化遗产保护和整容学院的教授费尔南多·卡

拉对这种情况感到很愤慨:“这些人是整容人员吗?他们很笨拙,把事情搞砸了,艺术品

毁坏了。”

但问题是,根据现行法律,卡雷拉也觉得非常不合理:他提议,必须提高修复

的专业门槛,实施更严厉的管理政策,不然这种情况还会继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