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匠首页 > 新闻资讯 > 希腊化时代青铜雕塑,灾难而留存下的“力量与哀愁”

希腊化时代青铜雕塑,灾难而留存下的“力量与哀愁”

对于希腊,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认识,几乎每一个西方知名博物馆都会

存放着雅典娜、阿波罗等希腊人物的大理石雕像。美国华盛顿画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举行的“力量与痛苦:希腊化时期青铜雕塑展”(Power and Pathos: Bronze 

Sculpture of the Hellenistic World)为观众呈现了47件“希腊化时期”的青铜雕像.

展览中的“权力”与“忧愁”可以说浓缩了希腊雕塑的两大特质。其中希腊语的pathos

(忧愁)意思是一种生活中的经验,同理念中的形态相对。”

关于“忧愁”的诠释,很好地区分开了希腊化(Hellenistic)青铜雕塑同之前雕塑的区别。

古代和经典的主题主要围绕童话形象展开,塑造的是它们理念中的形式。


展览中呈现普通人、贤人、工匠与运动员,反映出亚历山大及其后继者治下的新

政治形态。绝大多数作品在发现时已几易其手,同原来刻有描述的基座相分离。即便如此,

这些形象所代表的主要是匿名的公民、富裕的赞助人、平民。艺术家也开始研究怎样去

表现一个人的表情和紧张。

“拳击手”的雕像,是1885年罗马的奎里纳尔山一座古城墙的基坑中被发掘出来的。

尽管出土时,他用石头与玻璃制成的眼睛、牙齿已不知所踪,身上的红色象征着他握紧的

指关节和暴露的创口,都体现了此次展览“力量与痛苦”的标题。他强有力却受到打击的身

躯,和痛苦的表情,都传达了战斗之后身心俱疲的状态。

这件作品既值得远观,以感受它意图和构架中的强大力量;也值得近赏,只有这样

才能看到细节。打断的鼻梁,新的伤口,更重要的是还有纹理柔和的头发与胡须。“这体现

一种不同寻常的现实风格。”


青铜对于细节丰富的作品而言是理想的材质,因为塑造它的模具是用蜡做成的,这

对艺术家刻画精美细节来说就方便得多。而塑像本身是中空的,这也就使它比大理石轻得多,

而青铜的强度也能提供更多表达方式。


雕塑的形式如此受人欢迎,一路东传,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地区性的变形,

如也门1953年发现的一座“骑狮的爱厄若斯”。

赛瑟斯三世(Seuthes)的一座雕像,他曾是奥德利西亚统治者的一名早期首领。

这座雕像形象生动、目光如水,头发也塑造得细节繁复。“塑像中长髯、表情紧张,

是希腊风格的技艺,无疑,这是一名流动工匠将自己的作品与当地顾客的审美相结合。”


睡着的爱童,公元前300—100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希腊化时期中,希腊不再是地中海世界的霸主,但它在文化上却高奏凯歌,

它的风格和思想比雅典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的鼎盛时期要走得远得多。此刻艺术不仅

仅有宗教和政治的作用,艺术家开始单纯为技术而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