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匠首页 > 新闻资讯 > 城市雕塑如何塑造城市灵魂

城市雕塑如何塑造城市灵魂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由追求量的增长转向追求质的提高,人们对城市雕塑寄予

了更高的期待。怎样改变“千城一面”?如何培养公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如何使城市外表鲜亮,

同时又拥有灵魂?

青岛《五月的风》雕塑,取材于1919年爆发于这座城市“五四运动”,螺旋向

并向周边发散扩展的雕塑形体具有强烈的动感,火红的喷漆进一步凸显了朝气蓬勃

的主题,集中表现出青岛的进步传统与现代化风貌。

青岛城市雕塑《五月的风》

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产生了对城市艺术的强烈需求,城市雕塑也开

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长沙橘子洲头意气风发的《青年毛泽东像》,深刻表现所在

城市文化精髓的城市雕塑,拓展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

作用,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雕塑在反映时代主题、接轨潮流、传承传统文化

等方面成就的集中体现。

长沙城市雕塑《青年毛泽东像》

懂得欣赏艺术作品的观众群体会促进艺术创作水平。开设与

城市、科技发展紧密相关的新型校际艺术教育课程,如城市雕塑、公共艺术、环境设计等;实地

了解一件城市雕塑是如何构思、设计并制作出来的,从而树立公众对城市雕塑客观、的认识。

济南城市雕塑《泉》

城市雕塑应当忠实反映所在城市的文化,并加以凝练和升华。兰州城市雕塑

《黄河母亲》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婴儿"组成构图。分别象征

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该雕塑构

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