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艺匠首页 > 新闻资讯 > “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展

“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展

“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支持。

第六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主题为“汇聚•融合”,由中国雕塑学会、中国美术学院、

芜湖市人民政府主办。

此次大展参展作品38件,其中李慧星的《融合·汇聚》获得金奖,刘永刚的《归》、

冯崇利的《竹痕-6》获得银奖,卡洛斯·蒙赫(Carlos Monge 墨西哥)的《光之家》、

彼得·彼得罗夫(Petre Petrov保加利亚)的《时间的循环》、闫坤的《有风》获得铜奖。

金奖作品李慧星《融合•汇聚》

李慧星的《融合·汇聚》获得金奖,是契合此次大展主题的作品,以一缕缕水滴凝固融合

成水球最终幻化汇聚成小珠的视觉形象,映记出现代社会如水一般幻化变迁。


银奖作品刘永刚《归》

两件银奖作品均是来源于中国元素,幻化、组合成的有意味的雕塑形式。

其中刘永刚的《归》将中国历代古文字最典型的形态相融合,虚实、阴阳相结合,

呈现“归”之形态,创造一种简朴之境。旨意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

也是归真返璞的写照

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道教称之为“返朴归真”。 

作品传达出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


银奖作品冯崇利《竹痕-6》

冯崇利的《竹痕-6》要表述的是文化、生态关系,集中反映了“矛盾、相容、冲撞、

共生……”。

在自然与工业,传统与现代“撞击”中,呈现出有意味的形象,诠释的是“自然与人文、

物质与精神”的永恒主题。


铜奖作品卡洛斯•蒙赫(墨西哥)《光之家》

铜奖作品中两位国外艺术家同样是描述时光的作品。卡洛斯•蒙赫的《光之家》

充满色彩和动感,以一种新的方式去诠释空间、自然和环境,以及物体与空间的关系,

重新注入了作者祖先的记忆——一种墨西哥的世界观。


铜奖作品彼得•彼得罗夫(保加利亚)《时间的循环》

彼得·彼得罗夫的《时间的循环》以强调结构的形式,形成了不同形态视觉上的汇聚,

最终汇聚成了一种丰富、光感且通透的新形态,叠合成了空间的层次,以围绕结构的圆环

形态激起观者对时间循环的联想。


铜奖作品闫坤《有风》

闫坤的《有风》是一件动感十足的作品,将视觉上看不见却能感觉到的风之姿态刻

画了出来,若有风来,便乘风势,火趁风威,风助火长。风之姿态集抽象与具象于一身,

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