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瞬之间,2017年即将过去。随着长春步入冬歇期,旧城改造也已逐步完成。
今年,长春市在旧城改造方面,不仅城市亮化等有了明显的提升,还在重庆路上
新添了不少城市街边雕塑,让本就繁华的商业街,更富有艺术气息。
作品《活力猫·家族》
本组雕塑从少年儿童的视角出发,塑造了一群憨态可掬的卡通猫飞奔的形象。
极度夸张的雕塑造型精炼的同时不失趣味,雕塑以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六只充满活力的卡通猫形象,
作品表面采用手绘彩色涂鸦,色泽纹理绚丽多彩、亮丽多变。为繁华街道增添了一抹跳跃的色彩。
欢快的卡通形象,为城市添加文化亮点。
作品《情定浪漫街》
《情定浪漫街》以具象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两个年轻的小情侣,他们穿着时尚,
轻松愉快的在繁华的街道穿行。艺术家传神的雕塑手法,将人物的表情刻画的惟妙惟肖,
精确的表达了年轻一族对生活的美好憧憬。雕塑的艺术表现,彰显了重庆路时尚、休闲、浪
漫的商业文化气息,
同时也体现了长春市民幸福、美满的生活状态。
作品《城市记忆》
《城市记忆》以城市的老电车为创作元素,以点带面再现了重庆路老长春的历史映像,
以老电车为主题唤起市民对尘封已久往事的记忆,怀旧的人文情怀时刻提醒着人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同时为重庆路公交站公共艺术创作添加了历史文化元素。作品用电车车体局部造型结合圆雕人物
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候车场景,候车人群可以融入作品其中候车,使作品有更强的实用性、互动性、参与性。
本创作不是简单复制历史场景,而是依据历史背景资料下的艺术创作。
场景的可辩识性与受众情感共鸣,以及具有当代艺术审美观念的艺术构思与艺术表现,使历史韵味与现代街景
有机的融为一体。铸铜加单面涂鸦的艺术表现形式既体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又不失当代艺术的现实性与时代
特征。营造出对城市历史的追思和时代情怀,将历史与艺术完美融合,充分彰显了其艺术化效果
与现代化公共艺术表现手法。
作品《那时候的故事》
《那时候的故事》以70年代末恢复高考时返城知青形象以及老三届学子们为创作原型,
这是那个时代发生在重庆路上一段真实的故事。一男一女背依灯杆,借昏黄的路灯看着手里的书,
在资源溃泛的年代,学习与知识都来之不易。艺术家采用情境再现的方式,还原了知青在老路灯下苦读
考大学的场景。该作品塑造了在中国特定历史时期一群怀揣梦想、积极向上的年轻人努力学习的状态。
作品重现了烙印在中国历史中的一段艰苦岁月。
本组作品以铸铜材质,通过两名返城知青的面目表情,刻画了其对知识的渴望,勾划出其努力不懈的
人生态度和不老的青春情怀。整个作品用雕塑的艺术语言,再现了返城知青不断成长的过程,体现了
人物的淳朴与历史的时代精神。
作品地点位于重庆路新华书店门前,为充满商业气息的街区增添了历史文化特色。
作品《阳光下的午后》
《阳光下的午后》是一件极其轻松惬意的作品,女孩穿着长裙骑着小巧的单车,
载着自己心爱的书徜徉于午后的街区。雕塑表现了其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感恩大自然赋予人们的
最宝贵的礼物——空气、阳光、微风。雕塑充满少女气息,为商业文化街区,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作品《三口之家》
《三口之家》塑造了一个三口之家购物的情景。雕塑以具象造型手法塑造,场景温馨动人。
此作品是为了能够与行人互动,充分展现了公共艺术作品的实用性。将商业街区的购物功能通过
温馨的艺术形式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展现于公众视野。
怎么样?有没有觉得很“高大上”?雕塑,不仅展示了城市的风采,也营造着公共空间的文化精神,
更是我们长春未来的文化遗产。同时,这些街头雕塑,以其生动的形象、美好的寓意,